近日,市政府印發《關于在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清單管理,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方案》明確,正定片區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共計540項。統一按照直接取消審批(14項)、審批改為備案(8項)、實行告知承諾(62項)、優化審批服務(456項)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為在全市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
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
按照“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要求,正定建立清單管理制度,將中央層面設定和河北層面設定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正定片區管委會根據清單列明的改革事項、設定依據、審批層級和部門、改革方式、具體改革舉措、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等內容分類推進改革。清單之外不得違規限制企業進入相關行業或領域,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自主開展經營。
正定片區將分級實施清單管理,并健全動態調整機制。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的改革方式、具體改革舉措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內容,及時調整更新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
《方案》明確,直接取消審批14項。取消審批后,企業持有營業執照即可開展經營。行政審批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依職責辦理企業登記后,依法實施事中事后監管。
審批改為備案8項。對可以取消審批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需要企業及時主動提供有關信息,堅決防止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對審批改為備案的事項,原則上要按照“多證合一”的要求在企業登記注冊環節一并辦理,由企業登記機關及時將備案信息推送至業務監管部門。
實行告知承諾62項。對確需保留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企業就符合經營許可條件作出承諾,業務監管部門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經營許可條件行為、有效防范風險的,實行告知承諾。對企業承諾已具備經營許可條件的,企業領證后即可開展經營。
優化審批服務456項。行政審批部門應當采取切實措施優化審批服務,通過下放審批權限、壓減審批要件和環節、延長或取消有效期限、公布總量控制條件和存量情況等,解決企業關心的難點痛點問題。
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措施
《方案》要求,規范企業登記與申辦經營許可的銜接。通過智能化、信息化手段,貫通行政審批部門和業務監管部門數據資源端口,實現登記注冊、準營許可和事中事后監管有效銜接。
強化涉企經營信息歸集共享。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企業信息及時歸集至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等,實現涉及企業經營的政務信息集中共享。
持續提升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行政審批部門要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標準化,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從申請、受理到審核、發證全流程“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
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堅持放管結合、并重,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加強審批與監管的銜接,健全監管規則和標準,確保審批監管權責統一。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聯合監管和“互聯網+監管”,積極探索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監管創新模式。